今天是:2024年4月27日  星期六 天气:
平和白芽奇兰茶的探源
发布时间:2012-7-20 来 源:漳海茶协

    平和县种茶的历史悠久。据有关资料记载,清乾隆年间,平和大芹山脉的崎岭乡彭溪村水井边长出一株茶树,新芽呈白绿色,采其鲜叶制成乌龙茶,具有奇特的兰花香味,因此称“白芽奇兰”。清道光十三年修编的《平和县志》记载,在“物产志”“茶”条目有一句“出大峰山者良”。据古地名与现今地名志对照,“大峰山”即大芹山脉东南侧的灵通山,位置在现在的大溪镇和安厚镇之间,彭溪村则是在崎岭乡大芹山东北脉,两地相差几十公里。一个是现代名茶白芽奇兰发源地,一个是道光年间有记载的平和最有名的茶叶发源地,一南一北形式对比。

  那么,道光年间记载的最有名的茶叶(出自大峰山)与当今的白芽奇兰到底有何关联呢?据查,《福建茶叶》1996年第三期,由温天海、张汉荣、杨国民、何锦能、林广福联名撰写的《白芽奇兰选育初报》中描述,在彭溪村坑岸边发现13株有性后代茶丛中有一株茶树特别强健,新梢芽尖有明显的白毫,采取鲜叶小量试制,成茶品质优良。因芽尖有白毫,叶中张与竹叶奇兰相似,茶香如兰,遂取名“白芽奇兰”。从叙述中得知现在的白芽奇兰属有性种茶无性选育而成的茶中新品。

  通过调查平和野生茶资源,发现现今平和的大山深处野生茶资源丰富多样,品质优异,都是有性自然繁育,品质性状与选育的白芽奇兰极为相似。2005年秋,张国雄同福建农业大学教授詹梓金到平和灵通山考察野生茶,从根、叶、茎、花、果,采集样本对比,其生物学特征非常像白芽奇兰茶。2008年春天,郭吉春、李美桂、黄良仕、朱秀眉、曾金河、张国雄等两次深入平和九峰镇、崎岭乡,实地考察大芹山脉的九和山、狮岩峰、石皇帝山、石雷顶、小芹山、猴子洞山、鹅公冠山、白水岭等地野生茶分布情况时发现,平和野生茶资源丰富,而其表现特征与新选育的品种白芽奇兰的形态特征极为相似。以上情况表明,白芽奇兰与野生茶是有关联的。

  对“茶出大峰山者良”这句话,可以解读为,这是对茶的产地和对茶的质量的高度肯定。在清道光年间记载之前,就有《陈元光将军煮茶》、《黄道周峰茶润笔》、《王阳明品茗议县》、《徐霞客大峰品茗》、《蔡新求茗救孙》、《漳人入武夷传漳艺》、《天地茗会》、《雾峰林氏赴台植茶》、《林语堂说茶》等与茶有关的佳话。特别是明正德,嘉婧年间平和出产的茶叶被漳州府列为朝廷贡品,取名为“漳芽”“漳片”,其数量为叶茶400斤,芽茶511斤。古时候出产名茶的地方在大芹山山之南,今天名茶产地在大芹山山之北,平和大地东西南北中的山里都有原始野生种的遗存,证明白芽奇兰茶是从远古走来,历尽千辛万苦,在风霜中成长,运动中锐变,烈火里永生,重压下成型,泡饮时升华,忘我的奉献给平和先民。带给现代每个茶人财富与享受,白芽奇兰茶的源头应该在平和的野生茶树群里等待更科学更精准的确认。

主管单位:漳州市农业农村局    主办单位:漳州市海峡两岸茶业交流协会   技术支持:盛行网络
 地址:漳州市芗城区中山公园管理处一楼  邮编:363000  服务热线:0596-2945755 闽ICP备18017619号
Copyright © 2008-2012   漳州市海峡两岸茶业交流协会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