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4年4月28日  星期天 天气:
当前栏目:海西茶网 -> 闽南茶道 -> 闽南茶道
《闽南茶道》:第四期 总五十六期 
发布时间:2015-2-12 来 源:漳海茶协

闽 南 茶 道
(第四期  总五十六期)
漳州市海峡两岸茶业交流协会主办      2015年2月12日
 
“漳州红茶”的传说
 
漳州市位于福建省东南部,西部多山,东南滨海,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温度21℃,平均降雨量1500毫米,土壤为砖红壤性红壤,适宜茶树生长。     
漳州种茶制茶历史悠久。明隆庆元年由高拱、张居正一力促成,朝廷批准福建巡抚涂泽民的建议,即“请开市舶,易私贩为公贩”,正式开放漳州月港为对外通商口岸,准贩东西洋,史称隆庆开海。从此以后月港就成为中国与西洋、南洋贸易往来的枢纽港口。早在十七世纪,武夷正山小种就漂洋过海,远销英伦,因其风味别致,香美可口,备受英国贵族乃至皇室的喜爱,红茶成为世界茶叶贸易的首选。月港繁荣以后,史称“月港自昔号巨镇,店肆蜂房栉蓖,商贾云集,洋艘停泊,商人勤贸,航海贸易诸蕃”,当时已是“农贾杂半,走洋如适市,朝夕皆海供,酬酢皆夷产”,成为“闽南一大都会”。 因见了红茶畅销多利,垄断月港出口贸易的漳州人便在月港设立红茶庄,销售红茶,同时仿 " 闽红茶 " 制法,开始试制红茶供应蜂拥而人的洋人。所制红茶品质超群出众,因此,产地不断扩大,产量不断提高,声誉越来越高,在国际红茶市场上引起了茶商的注意。《海澄县志》有明中叶从海澄月港出口的茶叶年销售2000担,甚至最多一年达6000担,居全省之冠的记载。
     清康熙初年实行“迁界”政策, 福建一省福州、兴化、泉州、漳州等四府、福宁一州,所属十九州县,原迁界外田地共二万五千九百四顷零,“万顷沧波舟楫绝,何人更有羡鱼心”,在迁海政策的直接影响下,从康熙元年到二十年,我国大陆的海上对外贸易中断了二十年。实行迁界海禁,直接导致月港的衰落。由福建沿海迁往江西之铅山、上饶、玉山、广丰等县的闽南后裔,据《江西铅山县志》载:其处(指铅山县)向为福建人迁徒移居之地,仅明、清两代福建移至此的移民新建村落达523处(注:移民单独建村而居),占所迁入的外省人新建村落598处的87%,“其中不乏漳州人,清乾隆年间(1736-1795年)河口茶行多达48家”,“当时铅山县河口制茶技术较高,在全国茶叶行内都有一定地位”。漳州人不仅学习武夷正山小种红茶的作法,在武夷山种茶、开办茶厂,并且在漳州平和、华安等开办红茶厂,销售世界各地。清中叶,“广州十三行”创办人--潘启(漳州人),收购闽南一带红茶与英国东印度公司开展贸易。时至漳州红茶在欧州至今仍有深远影响。 到光绪年间,漳州市里有号称“百年老铺”的奇苑、瑞苑等茶庄开业。由于漳州毗邻茶叶需求量大的广东省,又靠近贸易港口城市厦门。茶叶内销出口具备良好的条件,因而贸易居全省之冠。随着茶叶生产的发展,行商经营茶叶的店铺也陆续开张,其中不乏大茶庄与南洋各港埠有一定联系 或直接在外开设分店的,如奇苑、瑞苑、张源美、荣胜、裕美等茶庄。他们不仅在漳州开业,而且在厦门设立分庄,茶叶出口东南亚等国。据当时记载:光绪二十年前年销量约360担,光绪二十年年销量约1200担,光绪末年年销量约1800担,民国初期至抗日前夕为年销量2000担至6000担。它的来源地有长泰、平和、云霄等地。如长泰县枋洋青阳田尖、云霄县白云岩、龙海金仙岩。
     解放后,漳州茶业得到迅速发展。上世纪五十年代末,根据国务院侨办指示,漳州先后成立云霄常山华侨农场、龙海双第华侨农场、南靖丰田华侨农场,安置印尼、越南、缅甸、泰国等多个国家的归侨。六十年代,福建省侨办开始组织常山、双第、丰田三大华侨农场广种适制红茶的云南大叶种、云南小叶种、政和大白茶、福云二号、福云六号等茶树,茶园采用豆饼农家肥等有机肥料。同时,从双第等华侨农场抽调生产骨干到福安茶科所和杭州中国茶科所学习红茶生产技术,并从杭州中国茶科所引进揉切机、萎凋槽,从广东英德茶厂购进转子机、粉碎机,迅速建立红茶生产工厂。1968年三大华侨农场生产条型红茶通过漳州茶厂调往中国土畜产进出口公司上海市茶叶分公司出口。1970年,漳州条型红茶已经形成了条索细紧露毫、色泽乌润、香气鲜甜,滋味鲜爽嫩甜、汤色红艳,叶底红艳匀亮、细嫩显芽的品质特征,在国际市场深受好评。1974年龙海双第等华侨农场的技术人员许松焰等人还应邀斯里兰卡努瓦纳艾利Nuwara Eliya 、卢哈纳Ruhuna等地指导红茶制作,受到斯里兰卡国家有关部门表彰。
   1971年以后,漳州三大华侨农场因国际市场变化,应外贸要求,开始生产红碎茶,以“常分”、“双分”、“丰分”编唛出口,其种植茶园1万亩,年生产红碎茶470吨,红碎茶生产一直延续到上世纪九十年代,在国际市场产生长远影响。2000年以后,漳州各主产茶县先后掀起制作红茶热潮,诏安县出现以八仙茶制作的“丹诏红”,平和县出现以白芽奇兰制作的“天醇红”,长泰县出现以梅占制作“合缘红茶”,华安县出现以铁观音制作“光照人红茶”。其中最典型是南靖县以丹桂制作“土楼红美人”,他们与福建省农科所合作,进行标准化茶园建设和有机红茶生产,其生产条型红茶获得2005--2006福建省名茶和福建省优质茶称号。至2013年,漳州可供红茶生产的茶园面积16.4万亩,年产红茶1200吨、产值9600万元,产品不仅销往京、沪、粤等地,部分产品已销往国际市场。漳州红茶已成为继漳州乌龙茶之后的现代农业的支柱行业和特色产业。
 
 
 

 发至:闽南茶网

 
 

主管单位:漳州市农业农村局    主办单位:漳州市海峡两岸茶业交流协会   技术支持:盛行网络
 地址:漳州市芗城区中山公园管理处一楼  邮编:363000  服务热线:0596-2945755 闽ICP备18017619号
Copyright © 2008-2012   漳州市海峡两岸茶业交流协会  版权所有